閩菜12菜譜
1、太極芋泥 [福建莆田城廂區(qū)]
太極芋泥,著名福州菜,以福建盛產(chǎn)的檳榔芋為原料,加糖、豬油蒸制而成。此菜形色古樸大方,芋泥細膩潤滑,香甜可口,看似涼菜,吃起來卻燙嘴,別具風味。 特點 此菜細膩軟潤、香甜可口,看似涼菜,實卻燙嘴,別具風味。 典故 “香飯青菰米,嘉蔬紫芋羹”。這是唐代詩人王維贊美芋頭的詩句。芋頭歷來是盤中佳肴!疤珮O芋泥”是閩菜傳統(tǒng)甜食之一,福州地區(qū)逢吉辰喜慶,筵席上多有此菜。 芋泥源起于戚家軍。有一年中秋節(jié)前夕,戚家軍大勝倭寇。遂依山扎營,進行休整,并準備慶賀勝利和歡度佳節(jié)。狡猾的倭寇卻趁此機會把隊伍團團圍住,企圖困死戚家軍。戚家軍斷糧后,只好挖野菜、剝樹皮吃;野菜吃光了,就挖野芋頭吃。
2、佛跳墻 [福建福州馬尾區(qū)]
“佛跳墻”是一種高檔次的菜式。原名福壽全,是福州名菜館聚春園于清代同治年間首創(chuàng)。主要由鮑魚、海參、魚翅、魚肚、魚唇、蹄筋、火腿、瑤柱、冬菇等28種原料配制而成,加上紹興酒等,貯入酒壇中,拌泥密封,以文火煨制10多小時而成。味美至極,芳香四溢,是秋冬兩季的佳肴。難怪清時一秀才吟詩贊道:壇啟葷香飄四鄰,佛聞棄禪跳墻來,佛跳墻一名由此而來。
3、蠔仔煎 [福建廈門海滄區(qū)]
蠔仔煎為廈門最具風味的傳統(tǒng)大眾化名點。它以鮮牡蠣為主料,摻入適量的地瓜粉,再加入已切成小丁節(jié)的鮮蒜或韭菜及少許的鹽,倒入熱油鍋煎炒而成。其味鮮甘美,糯芳香,富有營養(yǎng)。若再加上一點沙茶、辣醬等佐料,或加蛋在一起煎制,味道更為可口,滋味更香 冬至以后,隨著牡礪(閩南稱蠔仔)盛產(chǎn)季節(jié)到來,廈門的蠔類小點心相繼應(yīng)市。其中“蠔仔煎”的獨特風味,更是膾炙人口! √崞饛B門蠔仔煎,民間有“土地婆,不吃蠔”的傳說。據(jù)說,土地公原世上人人一樣富。土地婆生氣地說:“世界上人人一樣富裕,咱們閨女出嫁,就沒有人給抬轎子啦,要讓富的富頂天,窮的無寸地!
4、水煮魚片 [福建廈門海滄區(qū)]
菜系:閩菜口味:麻辣價格:40-80元特點:潔白,鮮嫩。高蛋白無油脂,最適合減肥要求。原料:凈新鮮青魚肉150克,美極牌辣椒沙司20克,蛋清,精鹽,蔥,姜汁,味精,干淀粉各少許。制作方法:1.將青魚肉洗凈,用刀斜批成大薄片,放入碗內(nèi),加蛋清、精鹽、蔥姜汁、味精、干淀粉、拌和上漿。入冰箱冷藏半小時。2.炒鍋內(nèi)放入清水煮沸,倒入魚片劃散,片刻后撈出瀝干水分,裝入盆中。上桌時跟小碟美極牌辣椒沙司,即可沾著食用。
5、客家鴨 [福建莆田涵江區(qū)]
菜系:閩菜口味:咸鮮價格:40-80元特色:味道香濃,湯汁撈飯味道可口。原料:鴨一只,姜片,蒜頭,陳皮,米酒,生抽,老抽,鹽,油。制作方法:1. 鴨卻塊瀝干水。2. 放少許油入鍋加熱,放入鴨塊文火炒熟,趁熱加米酒,姜,蒜頭,陳皮,生老抽炒香。3. 然后倒入沙鍋,放過面水煮至剩少許汁即可。
6、冰糖燕窩 [福建莆田城廂區(qū)]
菜系:閩菜口味:甜味價格:80元以上特色:色澤潔白,細嫩軟潤,清甜滋補。原料:水發(fā)燕窩250克,甜櫻桃25克,冰糖250克。制作方法:1.將水發(fā)的燕窩放在小盆里(干燕窩放清水中浸泡三、四小時后去毛,除去雜質(zhì)后,用沸水稍泡,撈出放入涼水中浸之四小時,最后經(jīng)沸水鍋氽一下,撈起即成,用溫水沖泡后,潷去原汁,再用溫開水沖泡,潷去原汁。甜櫻桃切片。2.將冰糖加清水500克入鍋,微火煮至糖化汁粘時,用紗布濾去雜質(zhì),然后將凈糖汁150克,沖入燕窩的小盆里,潷去糖汁,再將剩余的凈糖汁沖入燕窩,上籠屜用旺火蒸五分鐘取出,撒上櫻桃片即成。
7、臺式三杯雞 [福建莆田秀嶼區(qū)]
菜系:閩菜口味:咸甜價格:10-40元特色:口味甜咸、微辣,酒香味濃,菜品呈深紅色。原料:雞腿肉半斤,蒜頭,紅椒絲,蔥絲,干辣椒。制作方法:1.雞腿肉去骨,斬成塊,加鹽、味精、蛋液、生粉、石粉腌40分鐘。2.起油鍋至溫油狀態(tài),先把整蒜瓣炸成金黃色,再把雞腿肉放入油鍋中炸成金黃色,斷生即可。 3.鍋中留少許油,放干辣椒三根,煸出香味,放清湯,加雞肉、蒜瓣、白糖、少許生抽、紅葡萄酒,出鍋前放紅椒絲、蔥絲點綴。
8、福建繡球干貝 [福建莆田荔城區(qū)]
菜系:閩菜口味:咸鮮價格:40-80元特色:形似繡球,味鮮美有彈性。原料:對蝦300克,干貝75克,肥膘肉40克,荸薺50克,雞蛋清25克,大蔥20克,姜10克,鹽5克,料酒15克,淀粉(蠶豆)10克,味精3克,胡椒粉3克制作方法:1.干貝洗凈,放入湯碗內(nèi);干貝內(nèi)加入上湯100毫升、蔥白10克、生姜,上籠屜旺火蒸1小時。2.蒸好的干貝取出,瀝出干貝汁(汁另用),待干貝涼透后,用刀壓碎,成干貝絲。3.鮮蝦洗凈,去頭、尾、殼、砂線,用干毛巾吸干水分,剁成泥;肥膘肉切小米粒;馬蹄(荸薺)削頭、皮,用刀打碎剁成茸,擠干水分;蔥白10克切珠;生姜1片切米。
9、福建釀豆腐 [福建莆田荔城區(qū)]
菜系:閩菜口味:咸鮮價格:40-80元特色:鮮嫩酥香原料:豆腐(北)1000克,豬肉(瘦)150克,蝦米25克,香菇(鮮)50克,大蔥10克,醬油5克,鹽5克,料酒10克,白砂糖10克,淀粉(蠶豆)10克,味精3克,胡椒粉3克,豬油(煉制)30克。制作方法:1. 豆腐切成4 厘米見方,2.5 厘米厚的塊20 塊。2. 用直徑2.5 厘米的圓套挖去豆腐塊的中心部分(不透底)成凹形。3. 精肉、蝦米、香菇切米。蔥白切珠。4. 肉、蝦米、香菇、蔥白與精鹽、料酒、味精、干淀粉勻成餡。將調(diào)勻的餡分別釀入豆腐中,抹平面。5. 鍋置中火上,下熟豬油燒熱,把豆腐下鍋煎(餡面向底)至金黃色。
10、茄汁豬排 [福建莆田城廂區(qū)]
菜系:閩菜口味:酸甜價格:10-40元特色:美味可口,營養(yǎng)豐富。原料:豬排500克,紹酒,花椒、鹽各l0克,醬油20克,味精l克,干淀粉15克,雞蛋1個,豬油l000克,番茄汁適量。制作方法:1.將豬排斬成15厘米寬、厚薄均勻的條,每條都要均勻地帶上骨頭。2.將豬骨條放碗里加入紹酒、醬油、味精、干淀粉和雞蛋液,用手捏和均勻。3.炒鍋上火,下油燒至八成熱,投入豬骨炸制。豬骨放入時要四面分散以防粘連。全部投入后用漏勺翻動炸至呈金黃色、排骨浮起,用漏勺撈起碼好。
11、醉排骨 [福建福州馬尾區(qū)]
中文名稱: 醉排骨 簡介 排骨入饌,由來已久。起初它只是尋常人家的一般菜肴,隨著制作技藝的發(fā)展,北宋時已成為御宴佳肴,酒至四巡,所上的菜肴即是排骨。當時宴請諸國使者的國宴,酒至三巡,所上之菜,亦為排骨。明代《宋氏養(yǎng)生部》曾將排骨列入菜譜:“用脅肋骨肉相間者,斧為臠,水烹,加酒、鹽、花椒、蔥、腌頃之,投熱油中煎熟。”此菜在明代風行江南,稱為“油煎豬”。及至清代,排骨的制作更為精致。袁枚的《隨園食單·排骨》記載:“取肋條排骨,精肥各半者,抽去當中直骨,以蔥代之,炙用醋醬,頻頻刷上,不可太枯。”清代乾嘉以后,地方名廚又不斷予以改進,使得排骨的制作方法日臻完美。
12、脆皮雞 [香港]
“脆皮雞”是廣州著名粵菜館大同酒家的看家菜,深受中外人士的歡迎。 在我國,雞為六畜之一,已有六千多年的飼養(yǎng)歷史。早在殷商的甲骨文中即有“雞”字。到周朝時,還設(shè)有“雞人”的官職,專司祭祀和報時。清代著名文學家、烹飪學家袁枚說:“雞公最巨,諸菜賴之!彼谄渲峨S園食單》中將雞列為羽族之首,此說是頗有道理的。 中國人習俗講究口采。廣東人好雞,就像北京人好魚那樣。魚“余”諧音,所謂年年有魚(余)。同樣,雞與“吉”諧音,且民風中雞與鳳凰同屬,因此,在廣東人心目中,雞即象征吉祥。當然,廣東人好雞,畢竟因為其味美。陸游《飯罷戲作》中,贊雞“美不數(shù)魚蟹”,說雞竟使魚蟹遜色,其鮮美之極也可一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