嫩江縣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,總面積1.51萬平方公里,總人口50萬?h域內有13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12個國營農場,28個駐軍農場。北接大小興安嶺結合部,與大興安嶺地區(qū)呼瑪縣相連;東依小興安嶺,與愛輝區(qū)和孫吳縣相毗鄰;西傍嫩江,與內蒙古自治區(qū)莫力達瓦自治旗和鄂倫春自治旗隔江相望;南連松嫩平原,與訥河市毗鄰。嫩江縣歷史悠久,1409年(明永樂七年),在今縣城置木里吉衛(wèi)。1686年(清康熙二十五年),筑成墨爾根城(今嫩江縣城),始設邑。1908年(清光緒三十四年),裁墨爾根副都統(tǒng),改設嫩江府。1913年(民國二年),裁嫩江府,始設嫩江縣。1931年1月嫩江縣淪陷,1945年8月12日獲得解放。1946年3月,成立嫩江縣政府。1970年3月,歸屬黑龍江省黑河地區(qū)(今黑河市)至今。
嫩江縣在近600年的歷史發(fā)展進程中,留下了許多的名勝古跡,有崔家墳古墓遺址、清代水師營遺址、多金古墓遺址、保勝軍事遺址等歷史遺址,還有高峰省級森林公園、雙擁公園、江畔公園、白臉山龍泉山莊、九龍山莊、科洛火山群、民兵水庫、清真寺、基督教堂等旅游觀光景點。
嫩江縣地處黑龍江省西北邊陲,這里土地肥沃,林海浩瀚,水草豐盛,優(yōu)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,為嫩江的經濟發(fā)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。1991年嫩江縣被評為“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”第67位和“全國產糧百強縣”第30位,是全國著名的麥豆主產區(qū),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縣。素有“北國糧倉”之譽,1997年嫩江縣被中國農學會特產經濟專業(yè)委員會命名為“中國大豆之鄉(xiāng)”。
嫩江縣是過境聯(lián)絡內地,溝通黑河口岸,輻射大興安嶺林區(qū)和內蒙古東部的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。國民經濟發(fā)展已初步形成了采掘、冶煉、機械、發(fā)電、建材、釀造、農副產品加工、商貿等門類比較齊全的國民經濟體系?萍肌⑽幕、教育、衛(wèi)生、金融等項事業(yè)日益繁榮。
嫩江縣礦產資源豐富,素有“地質搖籃,礦產之鄉(xiāng)”美譽,現(xiàn)已發(fā)現(xiàn)礦產62種,具有工業(yè)開采價值的45種,有礦床56處,礦點78處,現(xiàn)已開發(fā)利用19種。優(yōu)勢礦產:金屬礦有銅、金、鉬、鎢、鐵、鋅、銀、鎳等,其中銅儲量1,070萬噸,金89噸,白銀1,405噸,鉬11.58萬噸,現(xiàn)境內的多寶山銅礦已形成年產銅粉600噸,精銅200噸的生產能力。銅的儲量居黑龍江省之首,居全國第三位。非金屬礦有煤炭、沸石、大理石、珍珠巖、輕質頁巖、膨潤土、粘土、石英砂等30多種。其中大理石29,500萬噸,居全省之首;沸石6,800萬噸,屬大型礦藏;珍珠巖5,000萬噸,品位居東北之首;煤31,000萬噸,屬長焰煤,發(fā)熱量6,000千卡以上。現(xiàn)黑寶山煤礦等國營集體采礦能力已達年采81.9萬噸。
嫩江縣自然環(huán)境優(yōu)越,發(fā)展?jié)摿薮。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,平均氣溫-0.1℃,無霜期80—130天,年降水量550—600毫米左右,年積溫1,600℃—2,500℃,具有雨熱同季的氣候條件。嫩江幅員面積2,250萬畝,耕地600萬畝,天然草原320萬畝,林業(yè)用地900萬畝,天然水面5萬畝。肥沃的黑土壤極適宜大豆、小麥、玉米、甜菜、馬鈴薯等作物生長,是農牧業(yè)生產的黃金地帶。主要野生動物資源現(xiàn)尚存43種,分屬6目14科,珍稀保護動物有梅花鹿、馬鹿、雪兔、猞猁、水獺,數(shù)量較多的動物有野豬、狍、黃鼬、狼等。野生鳥類現(xiàn)有206種,分屬16目39科,珍稀保護鳥類有黑鸛、鴛鴦、花尾榛雞(飛龍)、金雕等。野生魚類現(xiàn)存45種,分屬14科,珍稀魚類有哲羅魚、鴨羅魚、鱖魚、細鱗魚等,產量較高的有銀鲴、馬口魚等。主要樹種有柞、白樺、黑樺、落葉松、樟子松、楊樹、柳樹等。主要經濟植物有木耳、猴頭、榛子、蘑菇、都柿、蕨菜等。野生藥用植物有黃芪、桔梗、苦參、一輪貝、黃芩、赤芍、白鮮皮、柴胡等150多種,年總蘊藏量在1,600多萬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