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招網(wǎng)訊:早在兩千多年前,江郎山下出了個叫陳寶的小伙子,他經(jīng)常上山砍柴。有一日,一擔柴砍好了,就從樹杈上拿下糯米飯來,吃了幾口,覺得肚子不舒服,便把飯倒在山塢里一小水坑邊的樹洞中。因為怕父母知道他身體欠佳,心里難過,所以倒在樹洞里,下次來還可以吃的嘛。
不知道過了多少天,他又去“伐薪砍柴南山中”。等砍夠一擔柴后,肚子已經(jīng)餓了,他忽然想起上次那飯怎么樣了?跑去一看,好不驚奇。飯沒有了,只見一洞都是水,樹洞邊水坑沿長著的一株蓼草彎腰浸在樹洞的水中,只覺一股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,原來此水能發(fā)香。他用手指蘸一下水,放在舌頭上一舔,啊,好甜!既清香又濃醇,率性掬起來喝幾口。立時覺得全身輕松,渾身是勁。他是個孝順的孩子,有好吃的東西首先想到的是父母。所以馬上把毛竹筒里的涼開水倒掉,將樹洞里清香濃醇的甜水掬進毛竹筒里,帶回去給父母嘗嘗新。
晚上,一家三口就嘻嘻哈哈地暢飲起來,喝了個痛快。但是,痛快是痛快了,人卻一個個都倒下了,連上床睡覺都來不及,東倒西歪地橫臥在地上。
第二天醒來,陳寶說:“樹洞邊水坑沿那株蓼草,可能就是致使糯米飯變成甜水的藥物!
陳寶在樹洞甜水的啟發(fā)下,不斷琢磨,反復(fù)推敲,終于用麥麩和放在石臼里搗碎的蓼草等50多種中草藥調(diào)和在一起,壓成餅狀后晾干,名叫曲。把曲粉拌在糯米飯里,放入缸甕,稍壓實,在中間做一小洞叫酒窩,這是出酒油的地方。有的漂亮女人笑起來臉頰上有兩個小酒窩,酒窩兩字就是從這里借來的。在家中釀出的水比樹洞里的水還香甜可口,并且由飯變成甜水的時間更短。但這種香甜醇濃的水叫什么呢?一家人絞盡腦汁,都想不出一個恰當?shù)拿謥。陳寶就舀起甜水再喝,一口甜水剛下肚,突然眼睛一亮,這水雖然甜潤好喝,但喝少一點,感到舒暢有勁,喝多了就會進入睡眠狀態(tài),這不就是夏朝杜康發(fā)明的酒嗎?只不過杜康酒是燒酒,喝到嘴巴里是辣的。而現(xiàn)在這個酒是米酒,喝到嘴巴里是甜的。
陳寶經(jīng)常做糯米酒招賓待客,但一缸甕酒很快就會飲完。陳寶便在糯米酒飲用一段時間后,再蒸一小飯甑糯米飯,拌好酒曲,試著添加到酒甕里,看看能不能使酒延續(xù)不斷,會不會保持原來的味道。沒想到這種試驗一次就成功了,不但能出酒,而且口感更好,更有力道。這一新發(fā)明的制酒工藝,就像用米飯飼養(yǎng)動物一樣,或像拿秧苗蒔田一樣。因此,這種酒又叫做飼酒或蒔酒,反正江山腔飼、蒔同音,而有的人就直接叫加飯酒。
星星之火可以燎原,陳寶釀酒下酒曲的比率、飼糯米飯的比率、兌涼白開的比率,以及浸泡、沖洗、蒸煮、攤涼、拌曲、落缸、發(fā)酵等技術(shù)和工序很快傳遍全國各地。自那以后,釀酒業(yè)興盛不衰,街頭巷尾布滿了酒坊酒肆。喝米酒的人越來越多,從平民百姓到達官貴人,從粗野農(nóng)夫到文人墨客,都豪懷暢飲。唐代大詩人杜甫詠李白詩云:“李白斗酒詩百篇,長安市上酒家眠;天子呼來不上船,自稱臣是酒中仙!
糯米酒傳到北宋時期,有的人嫌一下子喝不過癮,就用燒酒飼糯米酒,飼出來的糯米酒,仍然甜潤、糊嘴、好歸口,但后勁很足。這種做法傳到了位于山東省陽谷縣城東32里張秋鎮(zhèn)境內(nèi)的景陽岡腳小酒家,成了“三碗不過崗”的好酒。武松酒量好,死活不相信,一連喝了18碗,成了個醉漢,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,使他成了個打虎英雄,這是江郎山下陳寶發(fā)明飼酒的功勞。
到了明朝,江郎山下出了個毛愷,曾任過禮、吏、刑三部尚書。一次他把家鄉(xiāng)的酒油,帶去京都請皇帝品嘗,并請賜名。起初皇帝見這濃濃的白色汁液,沒有胃口喝,但聞聞又覺得非常香醇,于是勉強皺起眉頭啜了一小口,這一口不啜尚可,一啜之后便大喝起來,他當了這多年的皇帝,還從來沒有喝過這么甜潤香醇的米酒,喝過之后漸感舒暢,頓覺有勁。當即提起閱批奏章的朱筆,寫下“江郎山原汁糯米酒”八個大字,還將此酒欽定為貢酒。毛愷立馬跪下三呼萬歲,謝主龍恩。當天退朝后,毛愷連夜派人快馬加鞭,將“江郎山原汁糯米酒”八個字送去江郎山下的老家,做成家鄉(xiāng)名酒的品牌,貢酒的標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