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開承諾書
新華網(wǎng)合肥11月18日電(記者馬姝瑞)近日,安徽宿州市委書記、市長等34位領導干部在機關報上“曬”出的“拒絕紅包”親筆簽名承諾書引發(fā)了不少的爭議?隙ㄕ叽筚澠淦橇陀職猓J為這是反腐倡廉的新創(chuàng)舉;質(zhì)疑者卻憂心“喊破喉嚨”式的反腐究竟能有多少實效,“登報示眾”又有幾多“作秀”成分。
爭議四起不可怕,面對質(zhì)疑,坐言起行兌現(xiàn)承諾就是最好的回應。事實上,作為一方“父母官”,敢于將自己的廉政觀點、廉政承諾置于聚光燈下,接受社會公眾的考量,的確需要不少的勇氣。這種膽量值得肯定,其釋放出的信號對于弘揚清廉的官場氛圍、震懾腐敗分子必將會起到積極作用。
但公眾的質(zhì)疑也不無道理。將為官執(zhí)政的基本守則拿出來當成“承諾”,事件本身就充滿了“反諷”的意味:“拒絕紅包”是官員的本分,怎么倒成了政府拿來歌頌的高尚品德?用高調(diào)的承諾來約束自身,是否已經(jīng)說明清廉的確成了“稀缺品德”?如果體制完善,“喊破喉嚨”式的反腐能有多少實效?建設一個真正“公生明、廉生威”的官場,究竟是要靠官員的自律,還是要靠“把權力關進籠子”?
要回應這些質(zhì)疑,打消公眾的疑慮,恐怕政府部門還要拿出比“書面承諾”更多的實際動作來。比如加強法紀的約束、細化監(jiān)督的措施等。只有真正做到了“坐言起行”,才能讓質(zhì)疑之聲逐漸改觀,同時也才算真正實現(xiàn)了“曬”承諾的初衷。
近年來,通過媒體公開廉政舉措、“曬”出廉政承諾,甚至做出廉政“檢討”的地方和官員并不在少數(shù),每一次信息的公開曝光都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,其中也不乏和宿州此次“曬”承諾一樣,既收獲了鮮花,也挨了不少“拍磚”。這說明,反腐問題仍是社會公眾的“敏感神經(jīng)”,無論觀點左右,關注本身就也是一種力量,是推動全社會廉政建設的“正能量”。期待有更多的黨政干部主動接受社會監(jiān)督,也期待每一個廉政承諾都能得到不折不扣的兌現(xiàn)。